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谈到了电机轴承系统的同轴度控制要求。为了保证轴承系统的同轴度控制要求,轴承的径向间隙和径向定位控制尤为关键和重要。
00-1010轴承内部间隙是指一个轴承环相对于另一个轴承环可在径向或轴向移动的总距离。对于轴承间隙,需要区分安装前的初始间隙和安装达到工作温度后的工作间隙。轴承的初始间隙一般大于工作间隙,这是由于不同过盈量的公差配合和轴承套圈及其相邻零件的热膨胀程度不同,导致套圈膨胀或压缩。
为了使电机轴承运行良好,径向间隙非常重要,因此需要根据电机的实际特点和运行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与电机匹配。轴承运行的一般原则是滚珠轴承的工作间隙应为零或稍微预紧;然而,对于圆柱滚子轴承,在运行中必须有一些残余间隙。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选择常用的组隙轴承可以获得合适的工作间隙。但当工作安装条件与一般情况不同时,如轴承内圈与外圈过盈配合,或内外圈温差影响较大时,应选用比普通组间隙大或小的轴承。
01轴承的径向游隙如何控制
在轴承选择的实际过程中,有些电机厂家习惯于选择轴承负荷较大的轴承,但轴承噪音经常再次出现,特别是对于一些电机,空载运行时轴承噪音大,但带负荷运行时声音特别好。这个问题可能与轴承选择不当有关,使轴承具有理想的轴向定位,这是轴承良好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轴承的运行特性分析来看,为了充分实现所用轴承的承载能力,轴承内外圈的整个圆周,或者推力轴承的轴环和座环,必须得到充分、牢固和均匀的支撑。轴承表面可以是圆柱形或圆锥形,推力轴承的轴环和座环应采用平面。因此,与轴承套圈配合的表面的加工必须达到一定的精度,不应有凹槽、孔或其他不连续的形状。此外,轴承环必须牢固固定,以防止轴承环在负载下在其配合面之间旋转。
一般来说,只有当存在适当的干涉时,轴承环才能在径向上固定并得到充分的支撑。如果轴承环没有正确或充分固定,很容易损坏轴承和相关部件。但是,有时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或者因为轴承用在浮动端,需要有轴向移动的功能,所以不能使用过盈配合。在一些采用间隙配合的情况下,应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来减少蠕变引起的磨损,例如对轴承的配合面和台肩进行表面硬化,通过特殊的润滑槽润滑配合面并去除磨损颗粒,或者用轴承侧面的定位键槽固定轴承。
从轴承良好运转的要素出发,更容易理解与之相关的轴和端盖轴承室的加工质量和工艺的保证要求。
以上非官方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