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笼式转子的焊接质量(主要是焊接电阻和机械强度)难以准确测试。一般检查方法多为目视检查,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目视检查发现,目前还没有其他简单可靠的方法。因此,有必要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工艺规定,尽最大努力防止焊接过程和操作中的缺陷。沈女士今天给大家分享了这类转子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并介绍了简单的检查方法。

1主要缺陷及产生原因分析
焊缝填缝不良(未焊透)
主要原因是:(1)零件表面清洁不好;(2)鼠笼特别是端环加热温度不够,焊料流动性差;(3)助焊剂不起作用,或与焊料配合不当;(4)端环槽孔尺寸超差,配合间隙过大或过小。
焊料只在一面填满间隙,背面没有圆根
主要原因有:(1)加热不均匀,端环热透不完全,(2)配合间隙过小(包括热膨胀引起的间隙);(3)通量差。

气孔
一般原因是:(1)焊剂或焊料潮湿,焊接时焊缝中有气体析出;(2)钎焊时温度过高,笼条或端环会燃烧熔化,焊缝金属过热。铜能以液态溶解更多的氢。如果冷却凝固速度过快,氢气和氢气无法逸出,就会形成孔隙。同时,液态铜容易氧化生成氧化亚铜Cu2O。当溶于铜溶液中的氧化亚铜遇到氢气或一氧化碳时,会发生以下化学反应:
Cu2O H2=2 Cu2O H2O
氧化亚铜二氧化碳=2氧化亚铜二氧化碳
上述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溶于铜液,当焊缝金属凝固时,如果全部不能逸出,就会形成气孔。
裂纹
原因:(1)焊缝未完全凝固时,端环和笼条移位;(2)如果焊接应力过大,铜及其合金的导热性能较强(紫铜的导热性能比低碳钢大8倍左右),线膨胀系数几乎比低碳钢大50%,因此收缩率较大。操作不当(如预热不均匀、焊接顺序错误等。)易发生严重变形,由于内应力增加,接头薄弱部位可能出现裂纹;(3)是金属内部气体引起的高压促使的;(4)温度过高,导致焊接区附近金属强度下降;(5)焊料选择不当。

连接面外有焊料堆积
主要是加热不均匀造成的。如果笼条或端环过热,焊料将流向较热的部分。
2焊接鼠笼转子的质量检查
焊接鼠笼的质量检验包括:焊前检验、焊中检验和焊后转子检验。
焊前检查
检查图纸和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检查焊料、焊剂、棒材和端环的质量,检查设备和工具是否整齐完整,识别焊工的操作水平。目的是提前预防或减少焊接鼠笼转子的缺陷。
焊接生产中的检查
包括设备的操作,焊接规范是否正确,以及
自检等。目的是及时发现和防止钎焊过程中的缺陷,操作者对产品质量的高度责任心和认真执行工艺规程,在这里起着决定作用。

●焊接后的转子检查
这是焊接鼠笼转子的最后检查。可分为破坏性检查和非破坏检查两大类。非破坏性检查主要是外观检查和内部质量检查。外观检查是简单而应用广泛的检查方法。焊接鼠笼转子除检查外形尺寸外,主要是检查焊接质量。清理钎缝表面的溶渣和污秽后,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钎缝上有无外表可见的缺陷,如气孔、裂纹、填不满等。

3一般检查方法
焊接鼠笼转子内部质量检查可以采用铸铝转子的质量检查方法和装置。也可以使用微欧表测量笼条有效电阻的方法,简单、准确地测出焊点的缺陷。利用针形插棒直接接入笼条的末端靠近端环附近。在焊点完好的情况下,微欧表测出的是全部并联笼条的总电阻,当笼条在焊点处断裂时,则微欧表测出的是一根笼条的有效电阻。只要当电阻值超过正常值的1.5倍时,就可认为该笼条应予返工。

只有当焊接鼠笼转子在结构、工艺或材料上有重大变革时才进行破坏性检查。如对焊缝及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试验、焊接鼠笼转子的寿命试验等,目的在于全面地验证焊接鼠笼转子的机械、电气性能及焊接质量,而这些试验往往结合电机的型式试验进行。
以上非官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